樓市調整何時見底?如何把握入市時機?
過去五年,香港住宅市場經歷顯著波動,2021年後樓價連續兩年下跌,直至2024年成交量才逐步回升。2025年前五個月,整體成交額與去年持平,但一手及二手均價持續下行,尤其一手市場均價大幅回落至870萬港元,反映發展商「低價促銷」策略主導市場。與此同時,二手市場均價調整至652萬港元,為買家提供更具吸引力的入市機會。本文探討香港樓市最新趨勢,並分析如何透過專業貸款方案支持個人及企業把握市場機遇,實現資產增值。
成交量回升,但價格承壓
2021年香港住宅成交量達74,297宗,主要受疫情後積壓的剛需釋放推動。隨後兩年(2022-2023年)成交量回落至約44,000宗水平,2024年回升至53,099宗,2025年前五個月錄得25,465宗,預計全年可維持在5萬宗以上。不過,無論是一手還是二手市場,均價均呈現下跌趨勢:
一手均價從2021年的1,300萬港元降至2025年首五個月的870萬港元;
二手均價從2021年的888萬港元跌至2025年同期的652萬港元。
人才計劃激活需求,信貸槓桿助捕捉機遇
2024年起,香港政府推出多項人才引進計劃,吸引內地及海外人士來港定居,發展商采取“低價速銷”策略,以吸引買家。刺激了一手市場需求。2024年一手成交占比升至31.8%,2025年前五個月進一步增至29.5%。顯示新來港人士及投資者對新盤的青睞。在此環境下,靈活的貸款方案可幫助您高效配置資金:
-
個人投資者可善用低息按揭,結合發展商優惠,低成本入市優質物業;
-
企業及發展商可透過定制融資方案,優化現金流並加速項目去化。
二手市場主導,信貸政策影響後市
二手市場佔整體交易70%以上,其價格走勢直接左右樓市信心。當前拆息回落有望吸引資金回流,但市場仍需觀察:
若銀行放寬貸款審批條件,或可加速首置及換樓需求釋放;
投資者亦可結合租金收益與低息貸款,在樓價調整期布局長線資產。
後市展望:利率走勢與需求恢復成關鍵
目前,香港樓市仍處於調整階段,二手市場的企穩將是整體房價回穩的關鍵。未來若貸款利率進一步下調,或能刺激更多自住及投資需求回流市場。對於有意入市的買家而言,可關註個人貸款利率變化,以降低購房成本;而企業投資者則可評估企業貸款政策,把握商業地產或長線投資機會。
市場調整期往往蘊藏最佳入市機會,無論是個人置業、資產增值,或企業擴張,合理運用私人貸款與企業貸款工具,結合市場趨勢制定策略,方能最大化資金效益,穩健參與市場進程。如何選擇合適的貸款方案至關重要,讓我們為您提供多元化借貸服務,助您把握投資良機!
申請貸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