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市大跌75% 業主靠靈活貸款自保
 

根據差估署最新數據,2025年2月香港私人住宅售價指數按月再跌0.87%,創逾8年半新低。中大經濟學者葉秀亮更警示,本港樓市正經歷「超調」現象,泡沫爆破後累積跌幅可能高達60%至75%,尤其寫字樓價格急挫恐觸發金融系統性風險。此輪跌勢不僅衝擊投資者信心,更令數以萬計業主陷入「負資產」危機——房產市值低於未償還貸款,被迫削價拋售或面臨銀行追債。

業主貸款困境:高息環境下的三大挑戰

  1. 抵押價值縮水,再融資難度攀升

    樓價急跌導致物業估值下修,銀行普遍收緊按揭成數。若業主原有貸款成數較高(如早年9成按揭),現行估值可能已低於未償還本金,觸發銀行要求追加擔保或提前還款。此類情況在2019年政府放寬按揭政策後購房的業主中尤其普遍,部分人首付僅1成,如今房價跌幅遠超預期,負資產風險驟升。

     

  2. 供款壓力倍增,收入穩定性受考驗

    香港按揭利率多與「最優惠利率(P)」或「同業拆息(H)」掛鈎,隨美聯儲加息,供款成本已顯著上升。以H按為例,2024年平均利率約3.5%,但若拆息波動加劇,每月還款額可能驟增,對收入不穩或從事週期性行業的業主構成沉重壓力。

     

  3. 轉售困難,流動性陷阱加劇

    樓市低迷下,二手成交量大減,業主需大幅折讓才能脫手。據統計,部分區域掛牌房源中高達70%以虧損價成交,甚至有業主虧損逾千萬港元。若無法及時套現,業主可能被迫斷供,進一步衝擊個人信用與資產結構。

     

 

破局關鍵:三招應對資產貶值與債務風險

  1. 重組貸款結構,降低短期壓力

    面對高息環境,業主可考慮將浮動利率轉為固定利率,鎖定還款成本,避免利率波動衝擊。此外,部分銀行提供「還息不還本」短期紓困方案,適合現金流緊張但長期還款能力穩健的業主。

     

  2. 善用政府支援與專業評估

    葉秀亮建議,金管局應對銀行進行壓力測試,確保金融體系穩健。業主可主動諮詢財務機構,評估房產現值與貸款餘額差距,必要時透過債務整合或轉按揭降低槓桿。

     

  3. 多元化資產配置,分散風險

    若持有非自住物業,業主可考慮轉售或轉為長租,以租金收入緩解供款壓力。同時,將部分資產轉向低風險投資(如債券基金或儲蓄保險),平衡樓市下跌的潛在損失。

     

 

【推薦】業主專屬方案:化危機為轉機

在樓市動盪中,穩資貸以三大核心優勢,為業主提供喘息空間與戰略選擇:

  • 彈性還款設計:可根據物業估值動態調整還款週期,首年支持「還息不還本」,緩解短期現金流壓力;

  • 快速風險評估:專業團隊免費提供資產負債分析,協助業主制定最優債務重組策略,避免多重借貸風險;

  • 跨機構協調服務:與銀行、地產代理合作,為急需套現的業主匹配潛在買家或租客,加速資產變現。

無論是自住業主需守住安身之所,或投資者欲止損求存,穩資貸致力以靈活方案助您穩渡樓市寒冬,為資產保值爭取關鍵時間窗口。

 

樓市超跌75%的預警,不僅是數字警示,更是業主財務韌性的試煉場。歷史經驗顯示,市場低谷往往蘊藏結構性機遇——從1998年金融風暴到2020年疫情衝擊,善用金融工具與專業支援的業主,最終多能逆勢突圍。與其被動承受資產縮水,不如主動重掌財務主導權。快來試下我哋公司的業主貸款,安心貸款,早日置業!

申請貸款
樓市大跌75% 業主靠靈活貸款自保